羅德必須倒下
哈佛法學院最近廢除了學院的院徽,因為院徽上採用的是Royall家族的記號。Issac Royall Jr. 在1781過世的時候,把土地捐給哈佛,哈佛後來在Royall的捐地上蓋了法學院。去年底,哈佛法學院有人發起了Royall must fall的運動,因為Royall被發現生前在南方擁有莊園,蓄有大量黑奴,哈佛不能表彰這種「種族主義者」。
院徽說廢就廢,反正設計的時候是1937年,Royall早死了,他本人也沒那個意圖要家徽變院徽。但羅德的故事就不一樣了。Royall must fall是抄襲Rhodes must fall運動的,羅德也比Royall來得有名多了。號稱全世界最難申請的留學獎學金,Rhodes Scholarships,就是羅德捐給牛津大學,供全世界最優秀的學子全額獎學金到牛津唸書。但傳奇的羅德,死後並無法安寧。
羅德是靠著鑽石在南非發跡,神秘的De Beers正是羅德創立的。他在1902年死的時候,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有錢的富豪,羅德獎學金只是他的慈善事業的一部份。他廣泛地捐地助學,南非的開普敦大學是他捐的地蓋出來的,但也是從開普敦大學開始有Rhodes must fall的運動。開普敦大學裡有羅德的銅像,部份學生非常不能接受一個種族主義、殖民主義者在一個現代的、種族融合的南非校園接受這樣的死後尊榮,所以發起拆銅像運動。
銅像給拆了,但運動並沒有停歇,反而漫延到了全世界,所以有了哈佛的Royall must fall。牛津也被掃到,因為牛津也有羅德的銅像,學生抗議,校方真地認真考慮拆掉羅德的銅像,但羅德的後人威脅學校,如果真的拆了,一億英磅的捐款就會沒了,於是羅德在錢的保護下,得以挺立。
有時候我對左派這類的歷史修正主義覺得很幼稚,建國群豪多得是南方的莊園主人,難道要把傑佛遜從獨立宣言上除名嗎?有時候又想,這看起來很像轉型正義,如果我支持台灣轉型正義,為什麼要取笑Rhodes must fall。但仔細深思,我不覺得這是轉型正義,沒有人轉型轉了二、三百年,更何況應要把Royall、羅德、傑佛遜這些人當成獨裁壓迫者,也太超過了。
我覺得真正的原因是歐美這一代的左派,和以前的左派一樣天真瀾漫,充滿理想主義,但和上一代不樣的是,已經沒有高牆可以讓他們推倒了。夢想著革命的有志青年,在自由民主的社會裡找不到施力點,高喊著社會不公不義,貧富不均,但除了去Bernie Sanders的場子喊口號,給希拉蕊好看,或是佔領華爾街一下,還能做什麼事?Black lives matter,Rhodes must fall等運動都是創意下找出來的出口,在他們心目中,議題大得像反越戰,反種族隔離一樣。
但世界並沒有因此改變。
或者是說,羅德必須倒下,但世界並沒有因此改變,改變的是帶領運動的青年,自我滿足感十足,腎上腺素充腦,開心得不得了。我對這些人沒有意見,也對左派媒體跟著自嗨視而不見,這種事一下就過去了,不值得花心思關切。
真正要改變世界的人,早早就看到制度和權力的關係,早早就收起興奮和衝動,彎下身子,一步一腳印的走向奪權之路。歐巴馬是這樣,黃國昌也是這樣,這才是令人敬畏的左派。